深圳数智引领科技有限公司
177 2251 8147

*ST紫天财务造假案警示录:IT系统失控引发25亿虚增收入,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面临严峻挑战​

发表时间:2025-06-30 16:46

2025年6月27日,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*ST紫天,300280)因财务造假、IT系统管理失序等行为被福建证监局正式通报,触发三重退市风险。此案成为近年来首例因数字化内控崩塌导致系统性造假的典型案例,涉案金额高达24.99亿元,占公司披露营收的63.53%。该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治理的严重缺陷,更凸显了IT审计在现代企业风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。


一、造假手段:IT系统漏洞成温床

调查显示,*ST紫天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、互联网广告代充值等业务,在2022至2023年间系统性虚增收入。其中,2023年半年报在云服务未开工、未收款的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2.07亿元,业务系统与财务数据严重脱节。
关键漏洞包括:

  1. 权限管理形同虚设:ERP、CRM系统未设置分级权限,高管可直接篡改交易数据。例如,子公司宁波麦粒网络在未取得商品控制权时,通过总额法虚增收入17.21亿元。

  2. 数据监控机制缺失:系统未建立交易日志追踪功能,导致8.12亿元虚假预付款及云计算收入未被识别。

  3. 对抗监管行为升级:2024年现场检查期间,公司拒绝提供关键电子数据,甚至出现“人去楼空”的极端情况。


二、审计失效:传统模式难敌技术舞弊

本案中,审计机构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因“配合造假”被罚没160万元,其审计流程完全未覆盖系统级风险。相比之下,国际经验如美国《萨班斯-奥克斯利法案》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实施IT审计,通过数据穿透验证业务真实性。
IT审计的核心价值在本案中体现为三大缺失:

  • 系统级风险盲区:管理层删除交易流水等操作未被追踪;

  • 数据逻辑断裂:广告投放量等业务数据与财务收入严重不符;

  • 技术防御空白:未采用区块链技术固化电子证据链,导致“账实不符”定责困难。


三、监管升级:穿透式数字监管成必然

福建证监局公告显示,*ST紫天因未在2025年7月19日前完成整改,将面临终止上市。此案加速了监管层对上市公司IT系统的穿透式监管要求:

  1. 技术强制介入:要求审计机构具备系统级审计能力,通过AI算法监测异常交易模式;

  2. 问责加码:财务总监李想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,形成行业震慑;

  3. 标准重构:参照COBIT框架建立数字化内控体系,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实时同步。


四、行业启示:构建“数字免疫系统”

与*ST紫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海尔、腾讯等企业通过智能审计平台实现风险前置防控。专家提出三大转型路径:

  1. 治理顶层设计:将IT审计纳入企业战略,交叉验证系统日志与财务凭证;

  2. 人才体系革新:培养“财务+IT”复合型审计团队,破解“查账不查系统”的盲区;

  3. 监管科技赋能: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合同文本,识别阴阳合同等隐蔽造假。


结语

*ST紫天事件标志着资本市场治理进入“数字合规”深水区。企业若不能将IT审计从“可选动作”变为“必选项”,将难以抵御系统性风险。唯有构建“不敢假、不能假、不想假”的数字化防线,才能真正筑牢资本市场的信任基石。


深圳数智引领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:深圳数智引领)是一家专注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领域的咨询和培训机构。公司基于“数智赋能,创新引领”的理念,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咨询(评估、审计、认证)、培训、系统开发部署积累丰富的案例,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一站式服务。公司是EXIN(Exam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Science,国际信息考试学会)的官方授权单位,DPO(Data Protection Officer,数据保护官)认证官方授权培训单位。多家数据交易所的专业数据服务单位,包括深圳数据交易所、广州数据交易所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、杭州数据交易所、浙江数据交易所等等。公司技术团队凭借领先的方法论、丰富的实践经验、优秀的服务态度、专业的服务意识,持续为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基金、能源、电信、大型国央企、外资等诸多企业客户提供着优质的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咨询培训服务,受到行业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。